“华北石雕第一寺”龙泉寺
发布日期:2025-06-24 01:16 点击次数:59
图片
龙泉寺汉白玉牌楼,是龙泉寺当之无愧的镇寺之宝,是名誉海内外的“华北第一雕”。它和身后的一对精美狮子、一对五节蟠龙幡杆和一座小巧秀丽的金水桥共同组成了五台山最大、最精的汉白玉石雕群,三门四柱,中高旁低,是首冠五台山的珍品。这座牌楼完工于民国 19 年(1930 年),由定襄县宏道镇贾庄村年轻工匠胡明珠设计绘图,杨永生等 200 多名工匠用了 6 年时间,共耗费 47000 块银元精雕而成。有四大特点值得称道:一、仿木构造;二、镂雕精绝;三、九九龙门;四、三教融合。图片
世上善言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九次第定万念俱消天心滚月轮光映四边空碧落龙蜿蜒来千峰寞合两湖垂银钱恩周八表淳苍生是君子非君子到此便现有天良无天良临阶可知图片
整幅浮雕写意与写实相结合,林泉掩映、洞石幽奇、殿阁散布、祥云缭绕,各种人物鸟兽或行于山中,或卧于松下,或坐于石上,或跪于佛前,这是理想中的仙境与现实中的人间的高超结合,是五台佛国的真实写照。图片
图片
图片
龙泉寺山门处的这面大照壁,高 7 米,厚 1.2 米,长 23 米, 和尊胜寺的连五影壁同为五台山最长的照壁。照壁面宽三间呈八字型,整体为水磨青砖仿木结构,质朴大方、清秀素雅,是五台山最具艺术感染力的照壁之一。照壁的正面镶嵌着一块“三星高照”汉白玉石雕,背面就是闻名遐尔的“龙泉寺石雕三宝”之一的“五台山寺庙写意图”。图片
浮雕的核心是一座镂空雕花的寺院,山门上高悬“演教寺”三字牌匾,说明这是中台顶的演教寺,是文殊菩萨给一万菩萨演教说法的地方;演教寺的正下方有一个石窟,窟中卧着一头驯服的狮子,这是狮子窝,是文殊菩萨的座骑——绿毛狮子的老窝。图片
狮子窝的左面有一座镂空雕刻的楼阁,暗指我们现在参观的龙泉寺;龙泉寺的左上方是一座四层砖木塔,这是竹林寺。竹林寺的正上方是一座关口,这是五台山“四关”中位于河北省阜平县的龙泉关,当年徐霞客游五台,乾隆、康熙朝五台,毛主席、周总理下五台都是走的这道关口。图片
这里有一幅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构图:一位农夫正在牵着一头毛驴上山出关,可是,毛驴停蹄不前,而农夫则拽住缰绳往前拉。在农夫身后潜伏着一只猛虎,正在盯着眼前这一人一驴。毛驴发现了这一险情急欲逃走,却被主人死死拉住,而农夫背对着老虎,不知道自己已经身处险境。在这幅简单的构图中,却浅显明白地阐述了深奥的佛学哲理:驴象征着我们本有的智慧和灵性,人则是象征着无休止的欲望和愚昧,老虎则是所有苦难的化身。图片
图片
龙泉关的右上方有一个僧人正在三步一叩,沿着陡峻的台阶朝拜前面的洞窟,这是五台山著名的佛教胜迹佛母洞了,据说钻一回佛母洞就可以洗尽今生前世的一切罪孽,重新转世投胎,所以蒙藏佛教徒争相朝拜。图片
佛母洞右下方,演教寺的上方是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上面的六角亭是西台望月亭;演教寺右边有一座窑洞式楼阁,阁内端坐着大肚弥勒佛,这是文革时被毁的栖贤寺,现在建成了栖贤阁宾馆;栖贤阁右下方的小亭子则是在没有月亮的夜晚也可以看到“皎月澄池”的明月池。注: 上來文字和圖片除了中間三副對聯和前五圖以外 均轉發自“大朝台文化旅行”,文章詳情見下方鏈接。大朝台|五台山经典寺庙赏析——“华北石雕第一寺”龙泉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